熊野古道中邊路 滝尻王子 小広王子
這一次造訪日本紀伊半島。搭飛機到關西機場後,我們乘坐JR列車直接前往和歌山市。紀伊半島位於日本本州的南端,是本州最大的半島,沿著太平洋分布,黑潮流經該區域,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特別是以鮪魚聞名。 這次我們要造訪的是以千年歷史與自然之美聞名的熊野古道。這條古道曾是古代日本通往熊野三山的重要朝聖之路,被譽為「東方的朝聖者之路」。熊野古道由多條路線構成,包括沿海的大邊路、穿越山地的中邊路,以及連接高野山的小邊路。經過考量後,我們選擇了中邊路作為此次健行的主要路線。
原計劃在11月的第二周來此,希望能遇上秋季的楓葉景色,但今年的天氣異常溫暖,讓許多樹木仍保持著夏季的翠綠,紅葉的狀況不甚理想。不過,沿途美麗的風景和清新的空氣,仍然讓人陶醉其中。
這次行程結合了歷史、文化與自然,讓我們得以一窺日本古道風情,同時享受現代健行的樂趣,真是一段難忘的體驗。
熊野古道中邊路:千年朝聖之路
熊野古道位於日本紀伊半島,是一條擁有超過千年歷史的朝聖之路,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其中的中邊路(中辺路)是最受歡迎的路線之一, 中邊路從田邊市的滝尻王子作為起點,穿越半島的中部山地,沿途經過多處森林和神社,最終到達熊野本宮大社,再向南穿越小雲取越和大雲取越,終點是那智勝浦町的熊野那智大社,連接和歌山縣田邊市與熊野三山(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全長約84公里。
中邊路以其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而聞名。沿途經過茂密的森林、高聳的杉樹,以及多處歷史悠久的神社和遺跡,如滝尻王子、繼櫻王子等。這條路線被稱為「皇族之道」,因為古代日本天皇和貴族們常經由此路前往熊野三山參拜。
中邊路的步道經過精心維護,此外,這條路線與巴士路線平行,方便旅客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步行或搭乘巴士,靈活調整行程。
沿途的主要景點包括:
-
滝尻王子:中邊路的起點,設有熊野古道館,提供相關資訊和服務。
-
高原霧之里休憩所:位於約3.9公里處,設有休息設施、廁所和自動販賣機,是休息的好地點。
-
近露王子:沿途的重要神社之一,附近有美術館和小商店,提供補給和休息。
-
熊野本宮大社:熊野三山之一,終點之一,具有深厚的宗教和歷史意義。
中邊路四季皆宜,但春季(3月至5月)和秋季(9月至11月)氣候宜人,特別適合健行。春季可欣賞山櫻花和杜鵑花,秋季則有壯觀的楓葉景色。
總體而言,熊野古道中邊路結合了自然美景、歷史遺跡和文化體驗,是健行愛好者和歷史文化愛好者不可錯過的旅遊路線。
行程規劃,和歌山縣的交通
徒步旅行最重要的單然就是交通了,因為是A進B出,不可能自駕,所以 JR 跟公車會是爬熊野古道的好朋友。紀伊半島的鐵道路線是 JR 西日本營運,特急列車有黑潮(くろしお),還有普通車,紀之國線。
我們這次的交通規劃是,第一天晚上住在JR和歌山車站旁邊,隔天一早搭乘 06:53 出發的 紀之國線 前往紀伊田邊(kii-tanabe),08:40 到達紀伊田邊車站後到旁邊的遊客中心和歌山・熊野古道のガイド
寄放行李。放完行李後直接在門口搭乘公車,十分方便。09:10分有一班明光巴士營運的 95 Kumano Line 出發前往 滝尻王子。一氣呵成銜接的剛剛好,中間還有空可以去車站的超商買個東西吃。
住宿
古道沿線會經過大大小小的村莊,都有民宿可以住,但價格偏貴,而且不一定有位置。因此我們決定直接住到湯川溫泉,連住兩晚。中間再搭公車來回登山口。
D1 滝尻王子出發 -> 小広王子 -> 小広王子口公車站 —🚌—> 湯川溫泉 C1
D2 湯川溫泉 —🚌—> 小広王子口公車站 –> 熊野古道 –> 本宮大社 —🚌—> 湯川溫泉 C2
D3 湯川溫泉 —小雲取越 — 大雲取越 —> 那智大社
我們連續兩天都住在湯川溫泉。而且古道都有走完。每天走 20幾公里後還可以泡溫泉,讚。 (不過湯之峰好像比湯川溫泉讚)
王子跡
熊野古道上的「王子」是指熊野大神社的附屬神社。這些神社位於古道沿線,供奉熊野的「兒童神靈」,為朝聖者提供庇佑和指引。它們同時也是供奉和休息的場所,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和宗教意義。 田邊市熊野觀光旅遊局
D1 熊野古道中邊路
早上約九點半,我們搭乘明光巴士的 95熊野線到達了滝尻王子站,開始了我們的行程。
從滝尻王子出發後馬上就是一長串的上坡。不過沿線步道狀況良好,很好走。
不久之後就來到第二個王子跡,不寢王子
第一段的連續上坡,來到海拔 371 公尺的劍山
在往後面走一點有一個觀景台以及三角點(台灣花崗岩三角點就是日本來的,所以長得一模一樣)
觀景台可以眺望紀伊半島的山地景色
紀伊半島的山勢不高,有一點類似雙溪貢寮一帶的丘陵地,不過林相是杉樹林,有一點像是五峰尖石2000多公尺的那種景色, 不過兩旁草叢或是灌木不多,天氣乾爽,我們連走了三天,鞋子褲子都沒有髒。
沿途,我們偶爾還是能見到一些紅葉點綴在翠綠的森林中。這些紅葉雖然不多,但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鮮豔,與四周的綠意形成強烈的對比。道路蜿蜒向前,兩旁樹木交織成天然的綠色隧道,偶爾可以透過樹枝間的空隙看到遠處的群山和藍天。
在一路的攀爬之中,我們來到了「針地藏尊」,這是一尊供奉地藏菩薩的小型石像,在這座小小的庵堂內,石像前擺滿了新鮮的花束,還有一些供奉的物品,顯示出當地人對這位庇護神的虔誠信仰。
在這片森林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四季的變化,沿線隨處可見的小神社和石碑,是昔日信仰的遺跡,與日本傳統文化息息相關。
樹根形成的天然階梯
走著走著,接上了產業道路。我們進到了一座小村莊
前方不遠就是熊野高原神社了
位於高原地區的熊野高原神社,是一座供奉熊野大神的神社。 位於小村莊旁的森林中,神社的紅色木結構在翠綠的背景中顯得格外鮮豔。這裡的氛圍特別寧靜,旁邊還有一處小巧的簡易展示廳,裡面有一些木雕以及繪畫的作品正在展示。是這趟旅途中不可錯過的一站。
高原神社前方不遠處的觀景台,有很多徒步旅行者也在這邊休息,旁邊的小店有在賣咖啡
梯田景色
紀念品,霧之里的小烏龜
接著,我們離開了霧之里,再次進到森林中,這座森林是一片高大筆直的杉樹林。
不久,到達了下一座王子跡,大門王子。
大門王子並未出現在中世紀的記錄中。「王子」名稱的由來,推測可能是因為這附近曾與鳥居相關聯。熊野本宮大社附近的記錄顯示,這裡可能被稱為「大門王子」。據說,這裡是朝聖者飲水、歇息的地方。(由 chatGPT 翻譯告示牌)
不久之後,到達十丈王子跡,
小判地藏
這座小判地藏是為了紀念一位因饑餓與疲勞倒在此地的行旅者而建造的,並懸掛了其巡禮用的錢幣以表敬意。地藏像上刻有「道休禪定門」的戒名,表明這位行旅者是來自豐後國(現在的大分縣)有馬郡的人。 據傳,這位行旅者是在前往伊勢與熊野參拜的途中,於嘉永七年(1854年)7月16日去世。為哀悼其不幸的過世,當地的愛洲氏主動建造了這座地藏像。 (由 chatGPT 翻譯告示牌)
守護著古道的小判地藏
個人感覺,這條古道與台北的淡蘭古道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在台灣東北角,淡蘭古道系統同樣錯綜複雜,蜿蜒於山林之中,散布著充滿地方特色的土地公小廟和石造神像,與這邊的地藏石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些古道的存在,不僅僅是一條通往目的地的道路,更是當地信仰與文化的縮影。 淡蘭古道的土地公廟,與小判地藏的角色相似,承載了先人們對生活平安的祈求。或許在山野間,古人們面對險峻的自然環境,心中總會有一絲對神明的寄託。而這些地藏與土地神,則如同旅行者的精神依靠,守護著每一個人,讓人們帶著希望前行。 這些古道上的信仰景觀,見證了時代的變遷,也映射了人們對於自然與生活的敬畏。無論是小判地藏還是淡蘭古道上的土地公廟,他們都是見證了先人們在這片山林、這片土地上的故事。
三隻大合照一張,有一隻是來自霧之里的小烏龜
悪四郎屋敷跡
(惡四郎宅邸遺址)
十丈的惡四郎是一位傳說中的著名人物,他以力量強大、僅憑智慧就能解決問題而聞名。惡四郎的「惡」並非指邪惡之人,而是表示勇猛果敢,力量強大的含義。
在江戶時代的《熊野道中記》中記載:「昔、十丈四郎宅と云者住し処なり」(昔日,十丈惡四郎的住所所在地),據推測此地即為他的住所遺址。
其後方的山稱為惡四郎岳,標高782公尺,從此地出發,約需30分鐘即可登頂。 (由 chatGPT 翻譯告示牌)
國指定史跡 熊野參詣道 上多和茶屋跡 (Uwatawa Chaya Remains) 標高:約600米 平成12年(2000年)11月2日指定 這座山被稱為「上多和」,海拔約600米。在熊野參詣盛行的時期,據說這裡曾有一家茶屋。大正時期(1912-1926年)這裡還曾有人家居住。山林中現保存有三界萬靈塔和墓碑。 此外,據傳在陰曆11月23日的夜晚,東方天空會出現被稱為「三體月」的景象。在這一天,人們會在這裡的掛松下舉行祭祀活動,供奉餅和其他供品,祈禱心靈平靜,等待月亮升起。 這一習俗在《熊野權現誕生縁起》的傳說中也有記載。 (由 chatGPT 翻譯告示牌)
通過這裡後,開始一路下坡,在與產業道路交錯後,就快到大坂本王子跡了
大坂本王子跡 (Oosakamoto-Oji Remains) 這座王子神社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位於「大坂(逢坂峠)」的關鍵位置。據說,天仁二年(1109年)藤原宗忠在參拜熊野時,曾經在此地的大坂王子進行祈禱。在過去,這裡曾有一棵巨大的蛇形神聖之木,被視為女性的信仰對象,《熊野參詣記》中有詳細記載。 在建保元年(1213年),藤原定家也曾在此地參拜。承元四年(1210年)10月10日,後鳥羽上皇參拜熊野的路途中,也曾造訪這座王子神社進行參拜。 在江戶時代,此地被稱為「大坂王子」或「相坂王子」,並建有一座小神社。如今,神社的遺址上仍保存著鎌倉時代末期(13世紀後期)的石碑。此外,與此地相關的還有「大門王子」等其他古代遺跡。(由 chatGPT 翻譯告示牌)
從大坂本王子跡出發後不久便可到達牛馬童子像
接著,我們從邱稜上慢慢走下,看到中邊路町近露的城鎮。
近露王子是熊野古道中邊路的一個重要據點,也是昔日朝聖者的歇腳之地。
從古道街上產業道路。這是一座丘陵山地中的小村莊。往前走一點,通過日置川橋後即可到達近露王子神社
以下用 chatgpt 識別並翻譯的內容,不知道對不對
ふるさと(故鄉) 山空(やまぞら)といふ(山與天空) 失(うしな)えて詩(うた)を詠(よ)む(失落後吟誦詩篇) 川の流(なが)れの唄(うた)(隨川流淌的歌謠)
大意: 這塊石碑似乎是描述與故鄉相關的情感,提到山與天空、失落之後的詩意,還有川流與歌聲的結合。這種詩句通常與地方的文化或情感聯繫密切,表達對自然景色與故鄉的深厚依戀。
從近露王子跡出發,我們沿著產業道路慢慢走向繼櫻王子的方向。這段路特別有生活的氣息,一路上能看到鄉間的小村莊,像這樣安靜的小路,兩旁是樹木和低矮的木屋,這樣的鄉村小道,讓人放慢了腳步,心情也變得特別平靜。雖然我們的目標是繼櫻王子,但沿路這樣悠閒地走,才是旅行中最值得享受的時刻。
秀衡櫻與熊野古道及奧之細道(平泉) 三代的榮耀夢歸於沉寂,秀衡的足跡在田野間留下,只存金雞山的遺跡,守護著這片土地。 若登上高館(高處的館舍),可俯瞰北上川蜿蜒流淌,映襯著南部的壯麗景色。城池之下,大河之水靜靜流過,衣川關守護著這一帶。秀衡等的舊跡,彷彿隨著歷史的流逝而逐漸融入大地。 城春草木生茂,軍歌與足跡早已化為夢的痕跡。歷史的痕跡,如殘留在山河之間的淚珠,悄然不語。 夏草啊,兵士的夢的痕跡。卵的花,與耳鳴般的風聲交錯。 經堂中,安置著三尊佛像,將軍的遺像仍然留存。光堂內,珠玉般的靈光散發,包裹著四百多年的記憶,讓這一處成為紀念的場所。 風雨浸透,五月的雨輕輕滴落,光堂依舊留存於此。(由 chatGPT 翻譯告示牌)
隨著夜幕降臨,我們終於在預定時間內趕到了小廣王子口(Kobiro-oji-guchi)的巴士站。這裡,是我們今天旅程的終點,也是前往晚間住宿地點湯川溫泉的轉運點。 今天的路程真的很長,走了超過23公里,從早上開始就一路沿著古道向前。經過了近露王子,翻越幾段陡坡,也走過一些比較平緩的山路。一路上看到的風景很有層次,偶爾是茂密的樹林,偶爾能瞥見遠處的山巒。這樣一步步走下來,雖然累,但也讓人感到特別踏實。 小廣王子口在夜晚顯得特別安靜,除了偶爾經過的車輛暫時照亮山谷。等候巴士的這段時間,想著可以泡泡溫泉,把這一天的疲憊徹底放鬆掉,就覺得特別期待。這一天雖然很累,但也很值得,因為它讓我們以一種不一樣的方式看到了熊野古道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