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社山、加年端稜線縱走 (一) 卡社山 關門古道西段探險前傳

我的功力不夠,無法利用三言兩語的文字來描述卡社山的景色,真的必須親臨才能體會。

卡社山通往拉夫朗西北峰連稜

卡社山扼守著丹大溪隘口,來自武界的濁水溪於此和丹大溪匯流,這裡是登山者們進入丹大溪山域時第一座可攀登的山頭。卡社山登山口位在丹大林道二分所前約500公尺左右,相較於隱居於中央山脈核心地區的群山。卡社山易達性相對高。有趣的地方在於他的海拔只有1481公尺高,四周環山都比他高,從西面日月潭方向的水社大山(2059公尺高)、西南方隔著濁水溪與我們相望的治茆山(2909公尺高)、東南側則是南三段的東巒大山、北方是干卓萬山塊。被巨人般的高山們環繞,但展望卻非常好! 打開地圖來看,北方剛好是濁水溪谷線的方向,向南方剛好是郡大溪的谷線方向,往西望去的視野又可跟著濁水溪進入水里一帶的淺山。

卡社山眺望玉山山脈群峰

這個時節剛剛好,天氣涼爽,地面上厚厚一層落葉搭配上光禿禿的枝頭,枝頭間可見蔚藍的晴空,山腰上點綴著桃紅色的山櫻花,如此大景也不輸百岳名峰。

卡社山稜線眺望治茆山
卡社山稜線眺望治茆山

除了自然景色優美之外,卡社山另一個精彩的地方是布農族部落遺跡,沿途有幾處可見傳統的石板對砌而成的駁坎,不太確定是家屋還是耕地。對於這些遺跡必須要尊重,我個人不專業的了解,先人傳統上會將過世的長輩葬於家屋的地底下,有些地方曾經可能是祭壇,看到這些遺址時,別亂採亂爬才是。退一步來說,我個人是不迷信啦,在登山的過程中可以親眼看到這些歷史遺跡文物等等,也是一種樂趣,希望這裡的環境可以被保存下來,基於公德心來看,沒水準的事情不要做,應該沒什麼好爭執的。

卡社部落遺址
舊部落家屋遺址

我們這次的行程,除了要攀登卡社山之外,要繼續沿著稜線東行,行經拉夫朗西北峰、拉夫朗山、加年端山,再沿著南側山坡向下行至加年端社舊部落,並接回丹大林道。 這次一趟兩天兩夜的行程。

卡社山-加年端山稜線縱走 圖文紀錄

(二) 卡社遺址與拉夫朗西北峰

卡社加年端稜線縱走行程第二天,由卡社山稜線路東行至拉夫朗西北峰沿途景色宜人,有多處石板駁坎遺址。

Go to

(三) 前往加年端

由拉夫朗山繼續向東行,更深入中央山脈深處,前往加年端山。此處可遠眺整段南三段稜線群峰,由關門北山開始向南延伸向丹大山的大南三線,並延伸向內嶺爾山-東巒大山的東郡橫斷,盡收眼底。

Go to

(四) 加年端下切丹大林道 -- 遺世獨立

加年端山南側是一整片枯黃蕨海山坡地,展望良好,可以飽覽丹大-東郡橫斷群峰。由此稜線向下切往丹大林道保線路,有如通往另一個美麗的世界。

Go to

大年初三 來爬卡社山

農曆新年期間,在家吃吃喝喝,是也開出門活動活動筋骨了。大年初三,我們一行人先在水里火車站集合,再搭學長的便車前往丹大林道。

丹大林道起點孫海橋於納莉颱風風災後便中斷

冬季限定,枯水期可以通過孫海橋便橋。

丹大林道孫海橋入口

由孫海橋過後行經約4公里左右的丹大林道後,抵達卡社山登山口,登山口過後約100公尺左右的道路右側有一處空地可停車(可停約三台左右)。

丹大林道卡社山登山口
丹大機車連
丹大機車連

停妥車後,便整裝準備出發。

卡社山登山口
卡社山登山道路

由丹大林道開始起登,我們今天預計要住到稜線上,卡社山東鞍附近,由此開始需向上攀登約500公尺左右…

卡社山登山路線景觀
冬季卡社山
冬季卡社山的森林

一開始是沿著之字路向上,不會太累,沿途還可以欣賞丹大溪谷的風景。

丹大林道溪谷沿線山景

一路上還可見到山胡椒(馬告)等植物。

冬季,山坡上的樹都脫去了綠葉,只留下光禿禿的枝頭,慘白的樹皮讓整棵樹幻化成白骨一般。在冬季的下午,少了蟲鳴、鳥叫,沉寂的森林之中,只剩下我們一行五人雙腳踏過落葉所發出的窸窣聲。

丹大林道山區與卡社山稜線
卡社山山坡上的森林

少許桃紅色的櫻花樹,點綴在森林之中,算是幫冬天的卡社山添了一點色彩。

卡社山上的山櫻花為台灣原生種植物

沿途幾處,行經布農舊部落的石板駁坎遺跡,不太確定是家屋還是耕地,還有一處旁邊有種竹子!
森林中突然出現一叢竹子,這種景觀在很多淺山步道算是常見,大多是先民種植竹子,形成天然的竹牆,當作土地的邊界。但我不確定在這裡是不是也說得通? 是布農先民也會種植竹子為土地劃界?還是早年漢人有開墾到這裡?

卡社山上的布農族家屋遺址

經過兩個小時的陡上,我們到達稜線上了,我們在卡社山東鞍前的稜線上紮營,這裡入夜後風有一點大,但好在這幾天的氣溫還滿高的(平地都有25度以上),這一晚住得還滿不錯的。

卡社山稜線

大年初四,一早,我們便先輕裝前往卡社山。

攀登卡社山

一處向北有展望的點,可以清楚看見濁水溪流域後方的武界,再過去就是萬大、霧社一帶。

前往卡社山途中景色可見武界

位在卡社山東鞍附近有一處家屋遺址。
這邊石板堆疊的駁坎還滿完整的,牆上還有壁龕的構造,應該是用來置物的。

卡社山前的布農族家屋遺址
傳統布農族石板建築駁坎
布農族傳統家屋

這段稜線走起來非常舒服。隨著日出,金色的陽光照進林間。
丹大溪對岸,海拔接近三千公尺高的治茆山由此看來特別的高大。
由此可以更清楚的看到,玉山山脈由濁水溪南側開始的第一座山就如此地高聳,從海拔600公尺左右的溪床,稜線陡升至海拔2909公尺高的治茆山主峰。

攀登卡社山與治茆山背景
卡社山沿線風景
卡社山山頂

約30分鐘左右,抵達卡社山山頂。

登頂卡社山
卡社山基點

由卡社山向南方望去的展望極佳,濁水溪對岸的玉山山脈,始於治茆山,向南延伸至清水、金子山連稜,在通往遠方的玉山。丹大溪於治茆山腳下與濁水溪匯流,並通往水里、集集,從河谷看出去,可見地利村、雙龍部落前的陸橋,還有遠方水里、集集一帶的農田。

卡社山望向治茆山
由卡社山眺望治茆山

卡社山的位置北方即是濁水溪谷,可見武界、向南為郡大溪谷,可見遠方的玉山、向西可見濁水溪谷後方的水里、集集。這裡就像中央山脈中的瞭望台般,遠眺台灣心臟的山域。

卡社山望向武界部落
由卡社山向武界方向眺望

卡社山是本次行程中的第一座山頭。接下來我們要沿著稜線東行,走過一小段關門古道,前往拉夫朗山以及加年端山。沿途風景優美,稜線上的展望佳,不會有太多太茂密的植披。跟先前幾次非傳統路線比起來,這段路走起來相當愜意,同時也很享受,乾燥晴朗的天氣,看著綻放的山櫻花,經過幾處石板駁坎遺址,遙想先民們也是看這一樣的風景,生活在這一片山域之中。

To Be continued …

位在拉夫朗山與卡社山間的關門古道遺址 拉夫郎西北峰 拉夫朗山稜線俯瞰丹大溪谷
卡社遺址與拉夫朗西北峰

關門古道探險前傳 卡社-加年端連稜縱走

(二) 卡社遺址與拉夫朗西北峰

卡社加年端稜線縱走行程第二天,由卡社山稜線路東行至拉夫朗西北峰沿途景色宜人,有多處石板駁坎遺址。

Go to

(三) 前往加年端

由拉夫朗山繼續向東行,更深入中央山脈深處,前往加年端山。此處可遠眺整段南三段稜線群峰,由關門北山開始向南延伸向丹大山的大南三線,並延伸向內嶺爾山-東巒大山的東郡橫斷,盡收眼底。

Go to

(四) 加年端下切丹大林道 -- 遺世獨立

加年端山南側是一整片枯黃蕨海山坡地,展望良好,可以飽覽丹大-東郡橫斷群峰。由此稜線向下切往丹大林道保線路,有如通往另一個美麗的世界。

Go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