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社山、加年端稜線縱走 (二) 卡社山稜與拉夫朗西北峰 關門古道西段探險前傳
2021農曆新年初四,早上登頂卡社山後,繼續本次行程,由卡社山沿著稜線向東行,今天會經過拉夫朗山西北峰、拉夫朗山,到達加年端山腳下的黑水塘營地過夜。這次的天氣很好,稜線路走起來很舒服。雖然說從卡社山要爬到加年端山,有700多公尺的海拔上升,但整條稜線的林像很乾淨,沒有茂密的植披,天氣也很乾燥,走起來十分舒爽。先前幾次非傳統路行程,要不是鑽箭竹,不然就是鑽芒草,相較之下,這次根本就是天堂。
稜線路上有多處展望點,可以看到丹大溪谷以及丹大林道,三分所的紅色屋頂,時不時還會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北側可以看到高聳的卓社大山,以及從溪谷中拔地而起的稜線,延伸向冠山,早上時的陽光角度剛剛好,陰影加強了整條山稜的立體感。
我們時不時還可以看到稜線上的山櫻花,桃紅色的櫻花搭配藍天,再加上後方樹木的白色樹皮,枝頭上嫩綠的新芽,滿地褐色的枯葉。這樣的色彩搭配,正是冬季南投中級山的顏色。
稜線上時不時還可以看到石板駁坎,不知道是布農族先民的家屋遺址,還是耕地。這裡有一小段與關門古道重疊,關門古道起自南投集集通往花蓮瑞穗,又稱為集集水尾道路。古道由卡社山東鞍街上稜線,與稜線重疊一段路,通過拉夫朗山西北峰後,便沿著稜線南側腰繞並下切往丹大溪谷去了。關門古道全段越過中央山脈最深遠的大南三段稜線,於關門山越稜,通往今天的富源森林遊樂區。要走全段需要加強攀登技術,還需要很多很多假。所以我現在來走一小段過過乾癮就好XD。
卡社山-加年端山稜線縱走 圖文紀錄
(三) 前往加年端
由拉夫朗山繼續向東行,更深入中央山脈深處,前往加年端山。此處可遠眺整段南三段稜線群峰,由關門北山開始向南延伸向丹大山的大南三線,並延伸向內嶺爾山-東巒大山的東郡橫斷,盡收眼底。
從卡社山前往加年端
攀登完卡社山後,回到營地整理裝備,準備啟程向加年端山邁進。
這裡雖然不像傳統路線的高山百岳那般處處都是大景,或是擁有360度的環景,而是走一走忽有林間的展望,轉個彎便可看到意想不到的風景。每個風景都來得出其不意。
不久,到達一處石板駁坎家屋遺址,這裡的規模也算滿大的,還有一個神秘圓圈疊石,看起來有一點像井(但應該不是)。
沿途有幾處稜線寬大好走,這一段稜線跟關門古道重疊,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以前古道的建築痕跡?
沿著稜線陡上一小段,別被現在和緩的稜線給騙了,今天我們海拔必須要上升近700公尺呢!
稜線陡上一小段。
冬天樹葉都落到地上,空蕩蕩的枝頭讓我們可以森林裡面見到藍天,用偏光鏡把過多的天光濾掉,加強了天空的深藍色。
高嶺上的山櫻花
這段稜線有很多處石板堆疊的遺址,不確定是家屋還是耕地。但在這稜線上開墾又缺水,想必生活不容易。 我們只是來爬兩天的山就走得氣喘吁吁的了。
在這片耕地遺址後方的稜線路變得有一點陡,我們選擇先向右側沿著等高線腰繞,再從左側找路上切回稜。
稜線橫渡
路旁有這個感覺像是石板堆疊的矮牆,下面還有一個像排水孔的東西,不知道是不是穿山甲住在裡面XD
往稜線方向上切。
上稜,這段路非正途,有幾處坡度很陡,要小心,這邊滑落感覺有點危險,雖然沒有暴露感,但陡坡上滑落應該也是停不下來。
不久,發現一處石板駁坎遺址,這裡的規模感覺跟前幾個不太一樣,這裡大得多,而且駁坎還滿高的!暫且命名為卡社帝寶XD。
這裡還有一個很像灶的東西,不確定是部落遺蹟,還是近代的獵人來搭建的。
繼續向拉夫朗西北峰前進。
裸岩區攀登。
一處緩稜,稍作休息(今天真的是一路休息XD)。
風景太美又不想走了。這裡有幾棵山櫻花,剛好又有展望,可以望向治茆山。
接著有一處稜線兩旁有石頭堆疊成的矮石牆。
一處,可見丹大溪底。
稜線一處右側展望點,可以看到山坡下的丹大林道以及三分所。
於此,還可以看到丹大溪對岸的南三段,丹大-東郡橫斷。
在向前走一點,看到了杉樹林,代表拉夫郎西北峰就快到了
陡上陡上,加油,快到了<= 登山最大謊言,快到了。
這裡是登上拉夫朗西北峰最後一段陡上,也是岩石地形。這邊的展望很好,可以看到整片山坡以及丹大溪谷。崖上光禿禿的樹感覺起來好滄桑。
這裡剛好正對著丹大溪谷的方向,可以從這裡看到丹大溪與濁水溪匯流後,流向水里、集集。這裡影約可以到孫海橋的位置。從這裡可以清楚看到整條卡社山稜線,還有後方的水社大山。
拉夫朗山西北峰,森林三角點基石一座。
多數一日隊伍是走卡社山與拉夫朗西北峰這兩座山,而我們這次規劃的行程是還要再繼續向前行(還有很多坡要爬XD)。先是到達海拔2061的拉夫朗山。再繼續向東行至海拔2357公尺的加年端山。接下來的路比較少人走,但大致上的路況跟之前一樣,舒服的稜線,沒完沒了的上坡……